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化验诊断 > 化验常识 > 怎样看化验单
编号:11240054
怎样看甲胎蛋白化验单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9月25日 《家庭医生报》 2006年第39期(总第1076期 2006.09.25)
     检查早期肝癌多采用检测甲胎蛋白(AFP)的方法。其实,甲胎蛋白就是胎儿期肝脏所合成的一种蛋白质。它存在于胎儿的血清中,以16~20周龄时含量最高,出生后1岁左右在血清中即消失(或保持极微量)。成人肝细胞损害后再生,血中可出现微量甲胎蛋白,但用一般方法不容易检测出来。但在肝细胞发生癌变时,肝细胞可重新具备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,故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甲胎蛋白。

    甲胎蛋白无论是理化特性或抗原性,均与胎儿体内的甲胎蛋白相同。使用含甲胎蛋白的胎儿血清作抗原来免疫动物,使动物血清中产生甲胎蛋白抗体,制成甲胎蛋白免疫血清。用这种免疫血清与可疑肝癌患者血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,如患者血清中含有甲胎蛋白,就会与免疫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,即出现阳性反应。因而甲胎蛋白通常在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,故临床上常用以协助诊断肝癌。

    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如下。

    正常值:阴性(≤400微克/升),但并不能完全肯定未患肝癌,因有假阴性可能要结合病史、体格检查及其它检查方能确诊。

    如检测结果为阳性(≥400微克/升),则有以下两种可能:

    一、原发性肝癌(多为早期):应排除以下假阳性疾病者,才可考虑按肝癌处理。

    二、可见于卵巢(或睾丸)胚胎性肿瘤、胃癌肝转移、胆管细胞癌、肝硬化、病毒性肝炎、胆结石和多发性骨髓瘤等,偶见于妊娠妇女。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见于肝细胞大量再生期,可随肝功能好转而下降,故肝功能不正常而甲胎蛋白阳性者,应在2~4周后复查甲胎蛋白,如肝功能好转而甲胎蛋白持续阳性者,则应高度怀疑肝癌。, 百拇医药(陈金伟 广东主治医师)